最近很多同學反映,在考試過程中,容易馬虎,每次都丟了很多不該丟的分。
具體癥狀如下:
題目看錯,難題會做,簡單送分題做錯,思路正確但計算出錯、抄錯導致丟分或算不下去。粗心馬虎丟分的原因大致歸為兩條,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。
1習慣于依賴知識點
題目看錯的原因:
1、最多的是因為看到題目非常熟悉,想都不想就做,導致錯誤;
2、精神恍惚看錯(不認真,這種情況極少,通??荚嚂r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)。
解釋
很多同學看到題目感覺很熟悉很簡單,想都不想就開始算,結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錯了。
沒有弄清楚問題是什么,忽略了題目條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題型上細微的差別,導致做錯。
這是過于想當然造成的,中了命題人的陷阱。這屬于“興奮”型馬虎。
而真正的“看錯”題目,指的是精神不集中不認真導致看錯,這個除非考生心不在焉,不把考試放在心上,或者因為生病,基本上不可能出現(xiàn)這種錯誤的。
但是很多同學認為自己“粗心”看錯是因為精神恍惚,其實本質(zhì)上也是由于過于興奮或者過于緊張,題目一看,見過,興奮,然后回憶,不自覺忽略了細節(jié)。
或者因為沒見過,緊張,開始回憶知識點,也忽略了細節(jié)。
解決方法
做題的時候,一定要先看完再寫,不要看的過程就馬上產(chǎn)生解題的念頭。有時候你猜中了開頭,卻忽略了結尾。
一定要看清楚問什么,題目條件是什么后,再思考,就可以避免這種錯誤。做題要以題目本身為出發(fā)點。
根據(jù)問題、題設讀懂題意。題目讓干什么就干什么,千萬不能想當然。
2個人習慣過于分散
計算錯誤多的原因:
1、喜歡心算造成的;
2、草稿亂打,東一塊西一塊;
3、太隨心所欲,所以容易抄錯。
解釋
這個多半與考生性格有關。一般容易犯這類毛病的考生都有“隨手亂丟東西”的毛病。
在考試時,喜歡心算。寧愿在腦海里推演步驟,強行記住結果,也不愿意寫出來。
如果實在要打草稿,多半信手拈來,草稿紙一片混亂,隨便找個空白處就開始計算,形成東一塊、西一塊的拼湊型草稿,結果一不小心抄錯。
更有甚者,由于打草稿過于隨意,考試一緊張,找不到之前計算的部分,或者過于隨意,筆跡夸張,自己不認識或抄錯。
這就是計算錯誤的根本原因。
解決方法
這個屬于習慣問題,平時做任何題,凡是涉及計算的,一定要打草稿,并且要規(guī)范。
平時日常生活可以養(yǎng)成“東西擺放整齊”、“哪里拿來就放回哪里去”、“第一時間處理要事,不要拖到最后才匆忙應付完成”的生活習慣,也有助于培養(yǎng)考試時的細心、精確,從而避免出錯。
3改掉粗心的6個習慣
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。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總有很多同學痛心不已,感覺“無顏見江東父老”。
分析試卷后得出結論:又是粗心惹的禍!而且粗心這個壞毛病“貌似”由來已久,總也改不掉。
粗心只是一種不好的習慣。一定能改掉!之前嘗試過卻沒有成功的同學,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而已。
下面總結出來的幾招,渴望徹底改掉粗心習慣的同學可以試一試。
拿到試卷后,讀題速度要慢,尤其是題目較長時,更要慢讀,細細讀!一邊讀,一邊思考,同時把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。
比如,把已知的數(shù)據(jù)標示在題目的圖上。切記,題目沒有讀完,不能妄下結論。
這樣一遍讀下來,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,有用的信息都正確的進入自己的腦海,做題就能正確運用所有的已知條件啦!
那么看錯題目,看漏條件這些事故,就徹底跟自己拜拜嘍。
解答數(shù)學題時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。草稿紙嘛,又不用給別人看,所以很多同學的草稿紙就亂成一團糟。
相信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經(jīng)驗,如果遇到復雜題目,需要根據(jù)已知條件列出很多方程、計算式。
然后費勁仔細觀察這些方程,找出隱藏的關鍵信息,才能解出題目。
這時候,如果自己的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比較整齊,干凈醒目,那么發(fā)現(xiàn)已知條件中暗含的關鍵信息就比較容易,更不會發(fā)生挪錯數(shù)字,弄錯符號等情況。解題過程自然一帆風順!
做完一道題目后,根據(jù)自己已有的經(jīng)驗,結合本題的結果,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。
比如:解出來發(fā)現(xiàn)結果的數(shù)很難看;或者解出來要求的時間竟然是負值。
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回頭仔細檢查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。那么,干凈整齊的草稿紙就發(fā)揮了它的另一項重要作用——方便檢查!
有些題目老師稍稍一點撥,同學就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啦。這些看似粗心導致的錯誤,其實是概念不清晰。
那么,這時候不能一改了之。應該抓住小問題不放手,深入挖掘根源,運用類比,對比等方法,把相關的知識統(tǒng)統(tǒng)過一遍,徹底理清楚。
就好像,發(fā)現(xiàn)電腦鍵盤臟,僅僅把鍵盤擦拭干凈是不夠的。因為鍵盤臟,反映整個電腦都臟了,要把整個電腦統(tǒng)統(tǒng)擦拭一遍才完全地解決了問題。
平時練習題目,作業(yè)要重視,把它們當作考試題目看待。做題的時候先把電腦,MP3關掉,然后集中注意力,快速的完成。
之后再去聽音樂,休息。慢慢的養(yǎng)成專心做題,專注做事的習慣,粗心自然就會遠離你。
粗心一種習慣,壞習慣,每一個人經(jīng)過努力,都能改掉這個壞習慣。需要的是自己樹立信心,下定決心,同時耐心的堅持。
慢慢的就能把這個壞毛病,用細心的好習慣去替換掉。細心的習慣一旦養(yǎng)出,粗心將徹底離開你。
4如何變的細心?
粗心的毛病一定要改,爸爸媽媽千萬要重視。這個毛病小的說丟三拉四,大的說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成就。
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粗心的時候,所以粗心一點也不可怕。雖然粗心可以改正,但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方法。
最關鍵的不是粗心本身,而是對于粗心的態(tài)度。
不要直接去告訴孩子結果,要讓孩子去親身體驗、感悟。不要因為粗心去責怪孩子,不要一遍遍提醒孩子“不能粗心”。
其實那都在強化他的粗心,因為孩子潛意識里只接受有實質(zhì)性意義的信息,比如說:“以后不要再這樣粗心大意了!”,反而會讓孩子加重粗心大意的印象。
如果我們反過來做,在他粗心的時候不理睬他,淡化他的粗心,然后在他偶爾不粗心時馬上表揚他,強化他的細心,這樣就會逐漸朝著細心的方向發(fā)展了。
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很多,既有孩子自身性格和生活習慣的影響,也有認知力低、視覺辨別能力差等生理因素的影響,需要從各方面入手來改善。
首先,請為孩子提供安靜的環(huán)境。
孩子不同于大人,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,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。要求他們在嘈雜的環(huán)境中繼續(xù)保持清楚的頭腦,無疑有些要求過高。
其次,改變要求,加強自律。
改變對孩子的要求,用結果而不是用時間來要求他們,也許效果會更好。
比如要求他做對幾道題后可以出去玩,而不是做二十分鐘題后才能玩。加強孩子的自律,讓他養(yǎng)成自我檢查的習慣,自己發(fā)現(xiàn)錯誤并及時改正。
對孩子來說,我覺得泛泛而談粗心的危害沒有太大作用,當他們還不能理解大道理的時候,就要從他們身邊的小事入手,從關系到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情入手,才能讓他們對粗心的危害深有體會。
俗話說:“有個能干的媽媽,就一定有個笨女兒。”所以,不要替孩子做太多的事。
如果能讓孩子多做一些細活兒,如寫毛筆字,縫紐扣等,就能鍛煉孩子的細心習慣。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來改變他的習慣,以至最后改變個性。
日積月累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孩子的粗心漸漸減少,在快樂中變得更加細心。
再次,注意細心訓練和習慣培養(yǎng)。
經(jīng)常做一些精細和對比訓練,做一些類似“找不同”等提高注意力辨別力的訓練,在實際操作中一點點提高認知能力和視覺辨別能力。
通過努力發(fā)現(xiàn)并及時肯定孩子的細心來糾正粗心,以強化細心、淡化粗心來達到改變粗心的目的。
備案號:黔ICP備20000399號-1 咨詢電話:131 2467 7881 0851-86889017
網(wǎng)站直達號ID:13124677881 訪問統(tǒng)計: 瀏覽總量699166次 /今日瀏覽255次
網(wǎng)址:cnzhenbei.cn http://13124677881.wangid.com
建議(1024*768) IE8.0以上瀏覽器瀏覽本站 即時通管理 后臺登錄 Powered by WangID 馳通集團 觸屏版丨電腦版 本站已支持 IPV6